小组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其目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小组化课堂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化教学,变一位老师为多位老师,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组长成了小老师,教学管理得到加强,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学生在课堂教学目标的引领下,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竞赛,学生在课堂评价的推动下、在小组长的带动下,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小组设计是小组化教学的关键,小组设计应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小组人数。小组人数是决定小组化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小组人数过多,会增加小组管理难度,使小组化管理的精准和效率都受到影响。一个班一般不超过6个小组,每小组5——8人。
二是小组的座位排列。小组的座位排列要注意三点。第一,独立性原则,便于小组成员交流互动;第二,便利原则,要使老师深入小组方便,与所有同学个别交流方便,学生活动方便;第三,审美原则,座位排列要有序、对称、均衡。
三是小组长。小组长在小组化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小组同学的管理者,也是服务者。班级必须重视小组长的培养、选任,小组长的素质决定小组化学习的成效。小组化课堂教学中,只有小组长称职,才能实现变一位老师为多位老师的教学效果。
四是小组集体意识。小组化教学中,学生的小组意识很重要,要让学生树立小组集体意识、小组竞争意识、小组荣誉感,要增强小组每位同学的责任意识,让小组每位同学都要承担小组的管理工作。小组长的责任和每位同学的责任成为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人人有责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小组一盘棋,人人有向心力,增强小组凝聚力、执行力。
五是小组化学习目标设计。小组化学习目标设计应注重三点:第一,小组合作学习内容;第二,小组合作学习场景;第三,小组学习评价。这三点都是小组化教学中,目标设计的重要内容。用问题引领人人参与,用目标引领小组合作学习场景的展开,用评价激发小组合作学习的主动力和向心力。
六是小组化学习的预习途径。小组化课堂教学中,课前预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环节,老师要设计学生课下预习目标,把课下和课上学习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完成预习任务。老师要对小组预习情况做出评价,用评价推动学生课前预习任务的完成。课前预习使课堂四十五分钟更精彩、更有效,老师的帮助和评价会更精准,学生的学习和展示会更效率,小组合作的机制会更健全,小组长的工作能力会更提高,小组成员的凝聚力会更强,师生课堂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