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好,好就好在学生有了收获,不论好公开课,还是差点的公开课,学生都是有收获的,并且所有公开课相对于老师自己的普通课都有很大的提高,这就是公开课的最大成绩。尽管有些老师的公开课还有一些不足,这是难免的,相对于公开课的成绩,这些不足是微不足道的,我们要看到公开课的成绩,要看到公开课的光明前景,要提高我们课改的勇气和信心。公开课的不足是提高中的不足,我们不要被这些不足所吓倒,为公开课上的老师们鼓劲加油,为公开课活动的顺利开展鼓劲加油,为公开课的参与者点赞,为公开课的引领者点赞。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我们不仅要看到公开课的成绩,也要看到公开课的不足,公开课上有些老师的感觉是省事了,这种感觉是错误的,老师们的这种错误观念需要改变。教师在课堂上的省事,是课前让认真备课的结果,如果教师课前备课不认真,省了事,在课堂上也感觉省事了,那么这样的课一定不是好课。
目前,从听课中发现,有些老师备课是把书本上的知识原样搬到了黑板上,课堂里,问题是书本上的标题,目标设计不能结合学生实际,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学生兴趣,没有体现问题导学、难度分解的理念,没能激发学生开展讨论学习的积极性,目标设计成了僵化的教条,成了教师完成任务的挡箭牌,课堂上目标引领学习失去了生命力。
过关落实课堂教学中的目标引领设计,要求教师在设计目标时认真教研,使目标达到有兴趣、能学会、可评价,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要认真思考这个目标,紧紧围绕这个目标,使课堂教学改革不断迈上新台阶。
问题导学设计在理科教学中显得更为重要,在理科教学中,分解难度是目标设计时常常要用到的方法,根据学生实际,一个问题学生可能一步搞不明白,如果我们将一个大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学生的学习信心就会增强,如数学课上,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性质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学习时可能困难较大,这是根据我们学生的实际考虑的,如果教师把这个大问题直接搬给学生,大多数学生可能无法下手,而失去信心和兴趣,如果教师将每一条性质都设计相关的问题,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会容易许多,信心也会提高许多。如,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周期性,可让学生小组讨论,举出生活中自己了解的具有周期性变化的实例,并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去学习地球自转、地球绕太阳公转、月亮圆缺、潮汐交替、时钟周而复始等日常现象,求使函数 取得最大值、最小值的自变量x的集合,并写出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这个问题也是一个复合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是有难度的,教师应设计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引导小组自主阅读教材,复习余弦函数最大值、最小值的性质,讨论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与余弦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每个小组在目标引领下,好同学帮助差同学,变一位老师为多位老师,树立班级互帮互学的班风,培养同学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学习变得主动,使合作变得真实,使目标落到实处。
我们发现数学中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像和函数值是循环往复、周而复始的,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发现许多具有周期性特点的物理现象,可见,数学与现实生活是有对应关系的,学好数学能帮助我们更精准地认识大自然,大自然是神奇的,数学是有趣的,我们坚信,数学再难,路总是会有的,只要把学生放在心中,把责任扛在肩上,过关落实教学改革的路就在我们脚下,让我们带上数学这架望远镜,和学生一道兴高采烈地去欣赏大自然的美景吧,只要角度适当,就一定有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