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教学管理 >> 教学动态 >> 正文
适合的教育才是公平的教育
来源: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 作者:秦崃贵 | 日期:2019-03-08 | 浏览 1486


    多年来,入学择校带来许多社会问题,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家长和学校,为寻求适合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们不惜代价择校,因此,认识和构建适合孩子的教育就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适合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教育,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更是公平的教育。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也是构建适合教育的主阵地,必须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教学情感等方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一、构建自主学习、个性化发展的课堂教学。
    自主学习是构建适合教育的关键因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构建适合教育的核心内容,自主学习就是主动学习,是学习的主观能动,是学习的内因。自主学习注重内因的作用,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在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主要方面,外因是次要方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了作用,适合教育的主要问题就解决了。有一则古训讲得好,“古闻来学,未闻往教”。来学是主动学,学习态度是积极地,学习动力是无穷的,学习一定会取得好成绩,因此,来学取得好成绩的事例一定很多,往教造成的结果是被动学习,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好,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因此,往教很难取得好成绩,这条古训说明,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自主学习是一项学习方法,是构建适合教育的必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化发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心理学研究表明,传统讲授法学习24小时后,知识的保存率只有5%,而自主学习24小时后知识的保存率在90%以上。因此,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构建适合教育的必然选择。
    二、构建分层、因材施教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有差异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差异设计课堂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差异组织课堂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把课堂学习目标依学生的个性特点分为基础目标和较高目标,基础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目标,也是全体学生能够自主努力在课堂上完成任务的目标,较高目标是学生可以自由选择的课堂学习目标,这给学生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建立了自我评价机制,增强了学生的自主意识,目标分层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因材施教就是个性化教育,以学定教,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会的不教,不适合学生的不教,教师在课堂上的满堂灌没有了,课堂变成了自主学习、因材施教的课堂。目标分层、因材施教,创造了学生课堂上自我价值实现的场景,激发了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愿望,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动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三、构建以生为本、关爱互动的课堂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关爱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关爱,关爱是构建适合教育的情感要求。
关爱是师生心灵互通的纽带,关爱是课堂教学的生命力,教师要树立关爱教育的理念,提高关爱教育的能力,用关爱推动课堂教学的生成。
关爱是教师的职责需要,老师要走下讲台,走近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需求,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感动学生心灵,激发学生动力,教师要走进学生心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
    关爱是学生的基本需求,教师要关爱每一位学生,关心他们的当前需要,对接他们的个性爱好,教师只有关爱学生,学生的个性才会自由健康发展,这种促进个性自由发展的关爱教育,是创造优秀灵魂和头脑的必要条件,是适合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爱像和风细雨,滋润着学生稚美的心田,使其在情感的美好环境中茁壮生成,教育即生长,关爱教育让孩子求知的能力健康成长。
    适合教育是学生为本的教育也是关爱学生的教育。教师必须关爱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目标分层、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是适合教育的基本要求,把课堂变成关爱教育的主阵地,创造学生全面发展的课堂,是适合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爱是教育之本,没有关爱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关爱是教育之源,没有关爱就没有教育,更没有适合的教育。
    教师要对学生多一些关爱,为适合教育注入强大的生命力。关爱教育、个性化教育、因材施教,是实现公平教育的本质要求。


责任编辑:hmzzzrs
© 2009-2024 侯马市职业中专学校  晋ICP备16003922号   地址:山西省侯马市崇文街77号 邮编:043000邮箱:hmzz@163.com 稿件信箱:hmzzxw@163.com  电话:0357-4184510技术支持:侯马经济开发区炫迪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网站后台管理